【所讯】我所秦天宝教授应邀参加2022年国际法论坛,探讨气候变化应对方案
您喜欢这篇文章吗?请滑到文末给我们点亮 “在看” 吧!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武汉大学杰出校友解振华先生发表了主旨演说。解振华先生表示,气候变化已成为现实而紧迫的全球性挑战。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能源、粮食、安全、健康等各领域协同发展,根本出路是转变过去传统的、粗放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加速转型和创新,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解振华表示,中国将保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定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在面临多重困难挑战的情况下,保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积极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在节能、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森林碳汇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这是中国积极参与多边进程的底气所在,也是中国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作出贡献的真实体现。解振华表示指出,面对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性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世界各国已经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方应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携手积极应对气候危机——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道德高地。国际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将全球公共利益与各国国家利益统合起来,建立和运行一个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国际制度,推动各方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携手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
武汉大学杰出校友 解振华先生
在专题研讨阶段,秦天宝教授和罗兵咸永道• 亚太区及中国主席赵柏基、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副教授Benoît MAYER分别作了发言。秦天宝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之间的协同增效”。秦天宝从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和即将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的互动出发,引出来协同增效的话题。他从首先考察了人类、气候、自然(生物多样性)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机理,分析了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协同增效的必要性。他认为,从国际法角度看,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主体的国际气候变化法和以《生物多样性公约》为主体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法,可以以两公约秘书处为中心,从科学、政策、行动以及财务等四种机制切入进行协调与合作。未来国际法要为两个领域的国际法相互支持创造更多的法律空间。
往期 · 推荐
本公号由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维护,与中国环境法网暨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官网 (www.riel.whu.edu.cn) 互补,与各位同仁分享环境法资讯 ——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为你提供最新最热环境法学术资讯,
欢迎关注、转发或分享朋友圈平台
ID:whu_riel
官网:http://www.riel.whu.edu.cn
投稿邮箱:whu_riel@163.com
微信号:
(长按可识别)